在《锦绣芳华》里,张雅钦饰演的县主李幼贞一出场,便自带“生人勿近”的气场:抬眸间锋芒暗藏,嘴角似笑非笑,连广袖拂过的弧度都写着“规矩即我”。这与传统古偶里“刁蛮郡主”的套路截然不同——她不靠瞪眼、跺脚彰显身份,而是用极静的肢体语言传递“上位者”的掌控力。直到张雅钦在访谈中揭秘,观众才读懂这份克制感从何而来:她反复拉片《甄嬛传》,研究陈建斌如何用微小的面部肌肉调动,完成从“天子之怒”到“帝王之忍”的转换。
当雍正面对年羹尧的僭越,仅是一记垂眸、一次呼吸停顿,便将杀机藏于无形;而李幼贞在宴会上被臣属挑衅时,同样以指尖摩挲杯沿的0.5秒停顿,让“县主的不悦”成为悬在众人头顶的铡刀。这种“静水流深”的表演逻辑,打破了古偶女性角色“情绪外放”的惯性,让贵女的高贵不再流于华服堆砌,而成了一种“无需声张的特权”。
展开剩余60%更具突破性的是,张雅钦并未照搬“胖橘”的男性威权,而是将帝王的“孤绝感”转化为深宫女子的“孤独感”。陈建斌的雍正,是高处不胜寒的孤狼;李幼贞则是金丝笼里清醒的雀鸟。剧中一场夜戏,她独自对镜卸下钗环,铜镜中映出未施粉黛的脸——那一瞬间,属于“县主”的盔甲褪去,露出少女李幼贞的疲惫。
张雅钦在此处刻意收敛了陈建斌式“不怒自威”的压迫感,改用指尖轻颤、呼吸急促的微小细节,让观众窥见权力巅峰者的脆弱。这种“刚柔并济”的改编,让角色既保留了帝/王心术的深沉,又多了一份女性特有的柔韧,堪称“性别气质”的成功嫁接。
当古偶女主还在“瞪眼式演技”中打转时,张雅钦用“老戏骨方法论”降维打击,证明了严肃表演的普适性——无论是清宫天子还是盛唐县主,人性的复杂与权力的重量,本质相通。这也为年轻演员提供了新思路:与其在同类角色中内卷,不如跳出舒适区,向经典借火,用“他山之石”雕琢角色的棱角。
当然,争议随之而来:有人质疑“女性学男性演技”是否隐含性别偏见。但张雅钦的回应颇具启发性:“我要学的不是‘男人怎么演’,而是‘高位者怎么活’。”当表演回归人性本真,性别不过是表达的容器。未来若能看到她挑战江湖侠客、民国闺秀甚至科幻指挥官,这种“以帝王心术驾驭百态人生”的成长路径,或许将开辟一条“剧抛脸”的新赛道
发布于:福建省顺阳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